為幫助2023級機械大類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學習方法與發展方向,并為他們未來的學習、職業規劃和即將到來的專業分流提供決策依據和有力指導,機械工程學院于6月6日在夢溪校區演講廳舉辦了機械類專業介紹暨課程圖譜解讀大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專業的負責老師何強、李沖、孫志瑩擔任主講人,輔導員朱志賢主持,2023級機械類全體學生參加。
首先,何強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歷史背景、專業特色、培養目標、主干學科及核心課程等,并帶領大家完整學習了本專業課程主要關系結構圖。他強調,作為機械工程學院的傳統優勢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勝任機械(包括船舶與海工特色行業)裝備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項目管理、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緊接著,李沖老師帶領同學們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完整學習。李老師指出,機電專業更加側重機械電子工程領域的產品(系統)設計開發和檢測控制等,其課程設置在前4個學期與機制專業相似,從大三的專業課開始體現出差異,如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液壓與氣壓轉動,機電傳動及電氣控制等課程。
最后,孫志瑩老師對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她指出,智能制造工程專業是機械工程領域的新興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需要具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交叉學科的專業知識,本專業更側重完整智能系統、產線與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其覆蓋的范圍更大更廣。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他們了解到,機械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是層層遞進、相互關聯的,每一門課程都是為了構建他們的知識體系、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而設置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新生們一定能夠在機械類專業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機械工程學院也將持續做好學生的專業指導服務,并將持續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這一體系,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